> 好像自从我入职开始就断更了,害以后争取一周写一篇我尽力记录,一个卑微的末流双非选手的北漂。
其实从高中我的高考失利开始就想着自己以后能选择一个比较好就业的专业能让自己以后至少能活的的下去,加上 “现在我们比高考成绩条,后面我们比工资条”,这种言论促使了我走上程序员这条道路。好像从第一次听到学长们找到哪哪大厂的工作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大家可以这么厉害,原来上了我这样的学校也能有这么「光明」的出路。我曾一度把入职大厂当作我的人生阶段性目标,至少在我入职前一直都是这样。
在我这样的学校大家以找到好工作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家以某某某进了"xxx"为榜样趋之若鹜。当然从校招的角度来讲,在我这样的学校一年进入「大厂」的人数确实凤毛麟角,以他们为榜样确实没错,至少我曾经也是以他们为榜样的。
没找工作前经常和队友开玩笑,"要是百度要我,不给我开工资我也去","要是字节要我,我现在连夜买机票过去","要是腾讯要我,我直接休学过去","别说加班,只要它要我让我住公司都行"... 当时也不知是被洗脑了还是怎么的,大家对「大厂」的定义就是「成功」。我也曾幻想过无数个拿到「大厂offer」的场景,我觉得自己会非常高兴,会到处炫耀,到处跟人分享经验。我曾经做梦都想去字节,在集训队看过不下10次字节跳动的宣传片,以及无数次的在字节跳动实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和大家讨论字节的高薪,它的环境,都让我们无比身“神往”。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拿到一些不错的 offer 的时候其实没有那么的高兴。至少和我之前想过的行为是大相径庭。平静:我觉得面试没有大家说的那么难,当然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焦虑:不知道自己的水平配不配的上这个岗位,不知道自己要选择哪家公司;自卑:想到后续会遇到很多厉害的人自己配不上他们,没法很好的融入他们,直到现在当大家问起我的学校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的降低自己的声音;欣慰:至少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标,进入了一个做梦都想去的地方。
但这是「成功」么?昨天和学长也聊了一下,“其实我们这样的学校能进入这样的公司至少大学不是失败的,我们至少实现了麦当劳汉堡自由不是么?”想想也确实如此,末流的学校,没有亮点的技术,加上这个行业的内卷,但是我们仍然从我的学校跳了出来,抢占一张办公桌。不会因为找不到工作去逃避去选择考研。从学校,校友的角度来看好像确实是一种「成功」。
我不知道如何定义「成功」,但是至少成功一定是快乐的。前两天看到了一个人的评论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下去"。我觉得我现在就是在按照自己的活法活下去,,但是快乐么?快乐。但总感觉缺少一些东西。很早之前就和学长聊过这个问题,但是我至今还是不清楚到底少了什么。每一天上班和同事聊天工作吃饭我觉得都非常快乐,这就是我想要的工作环境,大家效率至上能力至上。也许是我梦想成真了一时间脑子有些反应不过来觉得有些魔幻。

麦当劳汉堡自由